節氣看鄉村 | 香椿綻放致富花 峪口鎮貢椿第一村的美味秘密
發布時間:2023-04-20 09:36:04 | 來源:中國網 | 作者:王靜 | 責任編輯:王靜中國網訊(記者 王靜)谷雨時節萬物生。此時節的香椿芽香嫩,營養最佳,在我國北方,則有谷雨食香椿的習俗。
有“京東重鎮”之稱的峪口鎮,位于北京市平谷區西部,低山丘陵與平原相接,這里的香椿味道獨特,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土特產之一。
特色種植 美味吸金
雨前椿芽嫩如絲,雨后椿芽生木質。峪口鎮樊各莊“紅芽香椿”早在宋時就引進栽植,盛于清代,并選為貢品,現在成為北京市民品嘗谷雨時節第一鮮的首選。
當嫩綠的香椿經過高油的烹炸,大廚們加入藝術性的開發手法,香椿魚兒外表金黃,呈小金魚狀,口感焦脆;
更有美食愛好者,在香椿魚兒上舉一反三,用雞肉與貢椿相結合,創造出“炸香椿雞”新美味,為香椿增添不同尋常的好味道。


如此好味促使紅芽香椿持續熱銷,越來越多的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、田間地頭種起了香椿,“錢袋子”慢慢鼓了起來。
“每家都能種上半畝一畝的香椿樹?!睎|樊各莊村副書記張書燕指向不遠處的一家農家庭院,“那是韓吉祥家,從四月初到五月中旬賣香椿,一個多月賣了三萬三千元?!?/p>
不單是傳統庭院散種,樊各莊村香椿種植已轉向規?;苑N發展,從村民單打獨斗向村黨支部統一引領發展,從傳統線下零售向互聯網+發展。
“利用農閑時間,每年請新農人講師團來做電商運營培訓,從初級班、中級班到高級班,連續培訓四天,農民不用交錢就能參加?!睆垥啻蜷_手機,向記者展示村民的視頻作品,很多村民聽完課就開始動手實踐,做起了短視頻和直播,賣自家農產品,銷量相當可觀。
2018年起,東樊各莊村開始與順豐小當家、春播等電商平臺合作,開拓“互聯網+香椿”的銷售模式,讓“貢椿”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,飛向周邊10余個省市。
香椿種植在滿足更多市民口福的同時,開拓了農戶增收新渠道。目前,東樊各莊、西樊各莊村等周邊村約種植香椿700余畝,預計年產達10萬余斤。
文化賦能 產業升級
4月20日,峪口鎮第九屆香椿文化節開幕,越來越多的市民來到文化節親身體驗峪口的香椿文化,享受舌尖上的香椿盛宴及當地其它優質產品。
記者了解到,去年4月,峪口鎮“貢椿”通過文化節現場直播、主播帶貨等形式,平均每天銷售6700余斤,最高售價168元/斤,銷售額達25萬元,促進農戶平均增收2500元左右。
文化節現場,大力宣傳香椿文化的同時,還為鎮域特色企業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臺,助力峪口鎮農業科技創新小鎮建設。
例如,北京正大蛋業有限公司,亞洲最大的雞蛋“一條龍”生產企業,年產鮮蛋5.4萬噸,研發生產茶碗蒸、糖心蛋、雞蛋豆腐等多種產品;
北京正大泰鱷湖養殖有限公司,養殖鱷魚3000余條,研發生產鱷魚酒、皮具、肉制品等特色產品;
中燕綠洲有機肥有限公司,年生產有機肥1萬余噸,銷往甘肅、遼寧、河北等10多個省市及菲律賓、馬來西亞等國家;
位于峪口鎮昌金路上的“歡樂蜂場”,在三代養蜂人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鉆研下,榮獲多項國家級、市級獎項。
峪口鎮作為北京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,按照平谷區的總體戰略部署,正在積極與科研院所、企業對接合作,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農業科技創新小鎮,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和北京市現代農業產業園,助力鄉村產業升級。